编者按
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学术论坛升级改版,希望"研究和实践能够更面向真问题,有更多互动;共同体能够回归初心,有更多实质参与"。其中,分论坛报告邀请了业内资深专家用8分钟时间指出该议题的研究前沿和实践需求。
本期推出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王林教授,针对“关于‘目标替代‘及相关研究的思考与建议”议题提出的未来研究前沿。
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
三级教授、博导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在对目标替替代相关研究的学习与探讨中,我认为未来研究有多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如何从单案例收集和单案例文本中,推理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内容,这一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思考。此外,未来还可开展目标替代影响后果的研究,分析目标替代可能引发的资源错配、信任受损、系统问题等情况,同时也需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实际上,目标替代并非一定是负面的,其替代过程有可能使目标变得更优,这一过程本质上是通过反馈不断改进、逐渐逼近最优目标的过程,因此在目标设定相关研究中,也可围绕这一内容展开讨论。而探讨目标替代,还需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思考目标替代的因果关系属于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一因多果还是一因一果,判断相关研究是否符合因果过程。基于此,还需区分目标替代与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修正完善:在多次预演(如兵推)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严重问题,进而对目标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使原本离散的目标收敛到目标本身,这一过程并非目标替代,且相关论述并非由控制学驱动,而是由问题驱动,即发现问题后进行改进,最终使实现的目标达到要求,这一逻辑也需要进一步思考。另外,针对此前提到的多层级目标,若能补充更具体的内容,会更具研究价值。
专家简介:王林,博士。现任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三级教授、博导,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98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5项,国家及省部级领导批示50余篇次,四次获得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发展奖。主要研究危机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与预警管理。
编辑|李芒
审核|吕孝礼、王林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