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合作导师:薛澜、彭宗超、吕孝礼
招聘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和学历、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不含35岁);
2、申请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能超过两年;
3、申请者必须保证录用后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不挂职、兼职;
4、申请者如属在职人员,经我院录用的博士后入站后人事关系必须转入我校;
5、不招收企业博士后;
6、鼓励在社会风险评估、安全生产以及应急管理等领域有研究基础的博士毕业生申报。
合作导师 |
所属研究所 |
拟从事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项目 |
拟从事的 研究内容或计划 |
招聘要求 |
招聘人数 |
截止日期 |
彭宗超教授 |
公共政策研究所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 |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风险评估 |
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强,定性定量研究能力强 |
1 |
2016年7月进站 |
薛澜教授(吕孝礼助理教授) |
公共政策研究所 |
危机管理、安全监管、风险治理 |
生产安全监管、危机情景模拟实验、应急管理体制 |
1.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接受过良好的研究方法训练,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请提供2篇代表作,已发表论文或工作论文均可); 2.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与团队协作能力; 3.有相关课题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
1-2 |
长期招聘 |
具体可参见
http://www.sppm.tsinghua.edu.cn/szdw/bsh/zpxx/26efe48954242a71015460d769de0039.html
申请材料递交程序:
1、请登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博士后招聘)
www.sppm.tsinghua.edu.cn/szdw/bsh/,
填写申请信息后网上提交。
2、请将已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复印后寄至我院。
3、本次招聘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30日,经初选后面试将在2016年7月中旬前进行。
流动站介绍:
见学院网上www.sppm.tsinghua.edu.cn的“师资队伍”栏中“博士后”。
联络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 email: sppmhr@tsinghua.edu.cn
电话:010-62797190
地址:北京市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大楼 208室,邮编:100084
经费支持:
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应急基地特别资助。
工作待遇:
博士后在站时间一般为两年,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超过3个月或一年。享受清华大学规定的博士后工资和生活待遇及相关项目津贴;对于在京确无住房者,学校可提供周转住房,不需提供周转住房者,享受学校的住房补贴。
对于在海外(境外)知名高水平大学或其它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人员,可申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获批后,可获得每年30万元的资助(资助两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及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相关介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Center for Crisis Management Research , CCMR)成立于2004年,属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首批资助的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是一个集科研、教学、培训和咨询为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基地设有研究部、信息部、培训部、《危机管理研究通讯》编辑部和资料室。基地聘请一批海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也聘请了一些专业领域的学者担任专兼职研究人员。基地依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整体优势,集结海内外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力量,跟踪国际国内应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趋势,关注转型期首都北京及中国应急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力争尽快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开放式的应急管理研究和教育平台,积极推动首都北京、中国及国际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基地自成立以来,完成了数十项重大研究项目,申报获准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及时向学术界通报基地各大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分享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
基地每年举行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经常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前来做学术报告,并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基地还成立了专门的图书资料室和读者阅览室,每年都购进大量新书杂志。现藏有图书4500册。
基地的学术刊物为《危机管理研究通讯》。
应急基地毕业生已经在国内外应急管理领域绽露头角,毕业生去向包括国内知名院校和政府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市应急办等。
基地网站:ccmr.sppm.tsinghua.edu.cn
联系人:
陈劲红 ccmr@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在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学院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发扬学院“明德为公”的精神,在师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学院将继续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政策性问题,把握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国内外研究动态和重大现实问题,组织开展重大理论创新性研究和战略研究,努力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决策与管理服务,努力培养各级各类公共政策的管理和研究人才。
自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及至公共管理学院十余年间,学院依托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先后已有数百位博士后来站工作,现在在站的博士后有60余位,出站博士后在高校、国家机关、研究部门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