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风险治理中的前景展望
19:00-21:00, 2017年3月14日 (周二)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8号院4号楼,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凤凰厅
“中国在全球风险治理中的前景展望”论坛将于3月14日(19时至21时)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举办。此次论坛由全球挑战基金会(瑞典)和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联合举办,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支持,诚邀您拨冗出席。
当今世界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全球性风险(如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流行病蔓延等)挑战,需要藉由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当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形成及发展将发挥更大影响力。本次论坛旨在讨论几个最紧迫的全球性风险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构建全球治理体系。论坛将具体探讨现有的全球性风险的治理机制需要作出哪些转变?中国在应对全球性风险时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本次论坛将会包含嘉宾研讨以及观众对话环节,提供同声传译。
本论坛名额有限,若您有意参加,请先在此链接上注册预留位置。(进入链接后点击“Register”, 选择预订的总人数后, 点击“check out”,在8分钟内填写好姓名、邮件信息即为预订成功。) 链接: https://www.eventbrite.hk/e/future-prospects-for-chinas-role-in-governing-global-risks-tickets-32525222817?err=29
日程安排
18:30-19:00 签到
19:00-19:10 开幕致辞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
19:10-19:20 “2017全球挑战奖:新模式 ”介绍
GLOBE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 &“2017全球挑战奖:新模式”大使,Malini Mehra
19:20-20:15 嘉宾发言
20:15-20:30 问答 & 闭幕致辞
20:30-21:00 自由讨论
发言嘉宾
主持人
· 薛澜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发言人
· 庞中英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 Malini Mehra, GLOBE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
· 李晓东,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 Arnold Howitt,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危机领导力项目联合主任
- 更多嘉宾将于近期确认 -
联系人:
· 韩智轩 (全球挑战基金会)
hhan2@webershandwick.com / 185-1309-6082
· 向天怡 (清华大学)
tianyiv5@mail.tsinghua.edu.cn / 159-9625-8305
如何到达:
地铁: 地铁8号线/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
驾车: 提供停车场
关于全球挑战基金会
全球挑战基金会(Global Challenges Foundation)致力于加深公众对于全球性风险的理解,并呼吁大家采取行动应对此类风险。基金会的使命在于成为一个交流平台,将来自学术界、政界、商界和公民社会最具智慧的想法集合起来,群策群力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与全人类利益息息相关的风险。为此,基金会发起了“2017全球挑战奖:新形态”有奖竞赛。本次竞赛致力于寻求能够处理全球性风险的全球合作机制的新模式。新形态奖的奖金额度为五百万美元,用于激励能够提出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最佳想法。
官方网站: http://www.globalchallenges.org/
关于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Center for Crisis Management Research,CCMR)成立于2004年,属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首批资助的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是一个集科研、教学、培训和咨询为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机构。“非典”之前已经开展危机管理研究,是国内首支从社会科学视角开展危机管理研究的高水平专业团队。基地面向国家应急管理重大战略需求,先后参与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食品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多次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部委政策及文件的起草工作,政策建议多次被国务院及北京市领导采纳。
官方网站: http://ccmr.sppm.tsinghua.edu.cn/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校级研究中心,拥有灾害、社会发展和应急管理等学科国内外领先的专家团队,旨在建设政产学研社用、国内外等紧密结合的新型智库,重点面向风险治理的优先领域,推动韧性社会建设,并有效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促进中国灾害风险治理的优化并携手相关企业、社会组织走出去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的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建设。在多年的国内外重大灾害的参与应对中,中心研究团队既强调对全球灾害的及时应对(建立应急计划和专业多元融合的响应团队),也兼顾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数据及研发功能(大数据和评估框架与工具)。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