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五十人论坛 » 学术论坛 » 第十届 » 正文
 

应急研究与实践前沿8分钟:马永驰 - 应急组织协同

发布时间: 2024-03-17 11:22:0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要评论()

 编者按 

 

 

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十届学术(青年)论坛升级改版,希望"研究和实践能够更面向真问题,有更多互动;共同体能够回归初心,有更多实质参与"。其中,分论坛报告邀请了业内资深专家用8分钟时间指出该议题的研究前沿和实践需求。本期推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永驰教授针对“应急组织协同”议题提出的未来研究前沿。

 

 

 

 

 

以下是整理文稿(下文经专家本人核实):

下面我谈一下关于“应急组织协同”未来的前沿方向。未来前沿是一个“面”,怎么去张开这个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个是“致广大”,应急组织的研究需要瞄准时代趋势,回答时代问题;第二个是“尽精微”,研究需要在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上去考虑操作的进一步精细化;第三个是要加强理论的对话。我想在这个“面”上最有价值的是这三个维度的交叉点。

首先,从“致广大”角度来看,当前公共组织需要回应两个趋势:一个是信息化与数字化;另一个是气候变化,因为现代社会的很多灾难和危机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所以对于应急管理研究来说,重要的是组织如何把这两个趋势结合起来,用信息化的战略去应对气候变化。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的战略对组织绩效起到什么作用,或者说它在组织构型里面扮演的角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传统的构型理论往往会把组织在战略集群中所处的位置作为组织的一个属性,从而去解释绩效的变化。那么对应到应急管理,我们也要考虑到组织的战略选择,以及组织在战略的大背景下所处的位置,可能会对其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从“尽精微”的角度切入,这个需要对构型理论的发展脉络、前提预设、解释力来源、局限性,以及后来学者的改进方式等内容非常清楚。很多公共管理的理论是从企业管理中借用和迁移过来的,这中间存在两个跨越和断裂:第一是从私有组织到公有组织;第二是从常态到非常态。所以我们要关注到其中的差异,然后基于这些差异去开展精细化的研究,我认为这个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拓展路径。

这里简要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从常态跨越到非常态。在应急组织非常态的协同情境中,情境的变化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完全忽视它,会降低对现实的解释力度。同时,在非常态的组织协调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临时性组织,探讨这些临时性组织的构型特征对组织间协同绩效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第二个,从静态视角跨越到动态视角。权变理论发源于企业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将组织的构型看成是一种静态的特征、一种静态的平衡和一种动态的平衡三个阶段。在具体的应用上,静态的平衡可以采用横截面的研究,但动态的平衡则需要采取更为精细化的纵贯研究。同时,构型理论只能解释部分的绩效,这就需要进行变量控制,把部分的绩效从总体的绩效里分离出来进行比较,才能把部分绩效的变化解释清楚,比如去做一些含有变量控制效果的案例比较研究,这是未来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在方法层面,可以从归纳法跨到演绎法,或者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当前定义组织的构型中较多使用归纳法,但也可以从先验的角度,运用既有理论去阐明组织构型的性质,然后进行演绎推断并验证。在变量层面,变量的搭配可以更精细化,变量之间可能存在替代或者互补的关系,可以考虑采用经济学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替代和互补的效应,这也是一个可以深入的方向。

最后就是加强理论对话。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学习型组织往往有很好的绩效,那么它在构型上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可以解释这个绩效的变化,这是我们可以进行对话的。除此之外,还可以与现在非常热门的危机学习理论形成对话,也就是什么样的组织构型能够促进组织的危机学习。

以上就是我个人比较浅显的认识,难免有遗漏,供各位有选择性地参考,谢谢大家!

专家简介:
马永驰,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MPA中心副主任。201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17年入选大连理工大学“星海优青”,2019年入选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管理与政策。主持完成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科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教材1部,在《Climate Policy》《Policy and Society》《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Tags: 本文暂无Tags!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5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
Center of Crisis Management Research. CC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