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学术成果 » 论文 » 正文
 

钟开斌: 从被动“遇见”转向主动“预见” 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发布时间: 2021-01-19 23:11:1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要评论()

编者按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风险态势将出现重大变化,我们必须按照“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要求,准确识变、精准研判,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推动从举国救灾向全民防灾转变,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重大风险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硬性资源准备以及思想意识、法律制度、技术支撑等软性准备,从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以组织实施重大风险情景构建和模拟演练工程为抓手,全方位做好应对重大风险的各项准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跨越的关口,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从被动“遇见”转向主动“预见”,打有准备之战和战略主动战,对推动经济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在发展中精准感知风险态势变化

图片

感知风险态势,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风险态势将出现重大变化,我们必须按照“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要求,准确识变、精准研判,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重大风险类型不断增多。经济社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后发赶超型国家,在全球化外力推动与国家内部转型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处于一个时空高度压缩的发展过程。“时空压缩”的现代化过程,同时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一方面,发展成就巨大,机遇前所未有;另一方面,矛盾问题突出,挑战前所未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之后,我国已进入一个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各种传统风险和新兴风险不断出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甚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惊涛骇浪”。

其次,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过程中,重大风险在诱发原因、发展变化过程、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等方面的跨国传播属性日益明显。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外部环境和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环境下,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再次,风险连锁联动效应增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表明,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聚集流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大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而是呈现系统性特点,不同重大风险之间、重大风险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之间往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风险体,产生连锁联动效应。如果防范不及时、应对不得力,风险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某个点上的风险,可能会对整条线、整个面乃至整个系统产生扰动,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和“蝴蝶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大影响。

 

全力做好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图片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打好防范化解风险的有准备之战和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重大风险,必须全力做好思想上和工作上的两大准备,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动权。

做好思想准备,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意识到出现各种重大风险的可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首先得有风险意识,增强警惕性和敏锐性,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做好思想准备,还要求我们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基于最坏可能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形成完整的重大风险清单,特别是重点关注可能严重干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做好工作准备,要求我们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应付最坏局面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防备是最有效、最根本、最经济的策略,风险出现前的应急准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出现后的事中应对水平。事先做好工作准备,未雨绸缪,避免重大风险出现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仓促应对,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工作。为此,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推动从举国救灾向全民防灾转变,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重大风险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硬性资源准备以及思想意识、法律制度、技术支撑等软性准备,从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以重大风险情景构建底线思维

图片

重大风险情景构建和模拟演练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力做好思想和工作两大准备的基本手段,有利于全面诊断本地区、本部门的风险态势,准确检验本地区、本部门的风险防控能力。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以组织实施重大风险情景构建和模拟演练工程为抓手,全方位做好应对重大风险的各项准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是进行重大风险评估,摸清风险底数。要进一步完善现有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研究出台重大风险评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做好重大风险评估的顶层设计、统筹指导和关键技术研发,并组织开展国家层面重大风险评估,形成统一的全国重大风险数据库。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定期评估重大风险的制度,分级分类组织开展重大风险专项评估和综合评估,形成科学完整的风险地图。要注重风险的“涟漪效应”“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密切关注各种全局性重大风险,通过科学评估,研究形成完整的风险关联图。

二是开展巨灾情景构建,防控重大风险。按照“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巨灾情景构建,形成本地区、本部门应对重大风险的最大“假想敌”;重点针对本地区、本部门易发多发的突出风险和当地领导干部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中的突出短板,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择若干种重大风险情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设想可能出现的最坏风险情景,研究走向最坏局面的路径规律,梳理影响风险走向的关键变量。

三是组织巨灾模拟演练,检验应对能力。按照“平时是练兵打仗、战时是打仗练兵”的要求,针对构建的巨灾情景,组织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模拟演练。通过模拟演练,进行“压力测试”,检验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测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发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持续改进。模拟演练要以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做到场景逼真、过程真实、评估严格,不流于形式,不搞花架子,真正做到以练促改、以练促进、以练备战。

四是修订编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针对巨灾情景构建和模拟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重大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专题研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按照“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的要求,全方位做好应对各种重大风险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研究制定具体的准备清单,重点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明确有效应对巨灾的时间表、任务单、责任人,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合力,牢牢把握防控重大风险的战略主动权。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案例教研室主任)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Tags: 本文暂无Tags!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5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
Center of Crisis Management Research. CC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