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危机管理研究通讯 » 期刊文章 » 总第88期 (2012年12月21日) » 正文
 

专稿二:新媒体与谣言传播——评《谣言》

发布时间: 2012-12-21 01:25:10   作者:高琛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要评论()

 

新媒体时代,谣言无处不在。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谣言满天飞早已司空见惯。近几年来,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出现了“人人麦克风”“人人出版社”的混杂现象,使各种各样的谣言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在我读《谣言》这本书时,在我写这篇文时,身边便充斥着诸如2012世界末日之类的各种谣言。其实,不仅我国如此,各国皆然。否则,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桑斯坦也不会忧心美国谣言盛行而写下《谣言》这本著作了。
有人说,谣言是世界最古老的传媒,老到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谣言。从前,我认为谣言之所以有市场,与人们的自身素养、政府对信息的过度管制有关,很多人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层次较低,所以才会相信谣言;抑或党和政府对言论的管制一直较为严格,信息不畅,为谣言提供了传播的空间。而在读完了桑斯坦的《谣言》以后,我对谣言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醒读者,谣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化的思维只会妨碍对谣言的理解与化解。作者认为,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和偏见导致了谣言的滋生、传播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防止新媒体时代漫天飞舞的谣言,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摸清散布谣言者的心理机制和谣言的传播机制。只有深入了解谣言传播者的动机和谣言的传播机制,再辅以法律监管和文化规范等手段,才有可能在源头上削弱谣言的负面影响力。因此,作者清晰地讲述了谣言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心理机制,以及谣言繁衍、扩散的传播机制。本书共有十六章,每一章的题目都由一个问题的形式引出本章要讲的话题。作者分析的问题也十分明确,大体分为三个部分:谣言是如何被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我们该如何应对肆意横行的谣言?  
究竟什么是谣言?学术界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桑斯坦将谣言大致归结为一类声称某些人、群体、事件和组织机构发生了某些事情的言论,这些言论是尚未被证明真伪的。
谣言是如何被传播的?作者指出谣言有三大传播机制:信息流瀑(Information cascades)、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偏颇吸收(Biased assimilation)。第一、信息流瀑,谣言通常是通过信息流瀑传播。一旦一部分人开始相信一则谣言,其他人就很容易会相信,除非他们有更好的理由相信这则谣言是虚假的。人们选择接受他人的信念,是因为对于谣言所涉及的话题缺乏直接经验或认知。当人们追随一些先行者或“意见领袖”的言行时,流瀑效应就会产生。桑斯坦用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人们会屈从于大多数人的意见,每个案例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这一观点,信息流瀑的巨大威力也足以解释很多谣言的传播过程。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很多信息流瀑也传播真相,有时候,真理和谬误有着同样的传播方式。第二、群体极化,具有相似信念的人聚在一起讨论通常会强化谣言。当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之前的想法更加极端。桑斯坦用群体极化的典型案例——科罗拉多实验,告诉我们如果一群人倾向于相信一则谣言,这些人很可能在相互交谈之后更加坚信这则谣言,甚至还可能从半信半疑者变成对这则谣言的坚信者。信息交换会强化已经存在的想法,也许人们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或许只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肯定,所以会极力坚持一些错的离谱的谣言。最终,这些推力让整个群体偏执一端。那么,为了纠正错误的观点,将人们置于均衡的信息环境中,让人们接收到知情者发布的更正信息,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桑斯坦用实际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发挥作用,但其偏见也会影响对信息做出的反应,这便引出了谣言的另一个传播机制。第三、偏颇吸收,人们都会以一种有偏见的方式来吸收和消化信息,按照自己的偏好处理信息。已经接受了虚假谣言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相信谣言,当同时面对支持这则谣言的材料和与这则谣言矛盾的材料时,人们会自动忽略与自己相左的观点,而是对自己支持的观点找到了更加充足的证明,从而对自己的立场变得更加坚定。信息流瀑和群体极化是本书最为核心的概念,谣言得以传播是信息流瀑和群体极化的结果。可以说,信息流瀑是谣言繁衍和扩散的过程;群体极化和偏颇吸收是谣言生根的过程。
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作者给出了以下几种解释。第一,在认知上,没有人能完全掌握到所有的信息,无论社会信息多么公开透明,也不可能使所有人都知道事实的真相。人们是否相信谣言,部分取决于这则谣言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既有的观点,相信谣言的意愿必然取决于你既有的知识储备。因此,所有人都可能相信那些自己看似合理的谣言。第二,在立场上,从偏颇吸收中,我们就能看到,人们处理信息会受其偏见的影响。没有人会完全不偏不倚、公正公平的处理信息。当信息发生矛盾的时候,立场上的偏见会使人更愿意相信与自己立场相符的信息,哪怕它是谣言;立场上的偏见也会使人忽视与自己立场相对的信息,哪怕它是真相。第三,在情感上,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也难免会受情感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陷入危机中或处于困境中的人,情绪易波动、不理智甚至愤怒。危机过后,大量质疑、推测就会产生。一些看似合理的推测,可能会为他们提供宣泄愤怒的出气口。在强烈的情感冲动下,人们很容易相信谣言。一些谣言一方面释放了他们“重要的情感冲动”,另一方面也为那些接受谣言的人提供了关于他们为何产生这种情感冲动的解释。谣言在释放情感冲动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解释。作者在书中从这几个方面告诉了我们,即使信息可以公开透明并自由流通,人们还是会有选择地接收信息,所以总会有人对谣言深信不疑。
近段时间,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充斥着各种谣言,比如末日谣言、地震谣言、抢盐风波等等。从这些真实的案列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谣言的主题通常对传者和受者有某种重要性,而且传播的谣言会有一定的模糊性。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给出了一个关于谣言传播的公式:R=I×A,其中Rrumour)表示谣言在社会上的流通量、流通率,Iimportant)是谣言的重要度,Aambiguity)是模糊度。这个公式主要表明谣言在社会上的流通量与谣言内容的重要度、模糊度是成正比的,即谣言内容的重要度与模糊度越大,谣言在社会中的流量就越大、流通速度就越快。所以说,重要性和模糊性是谣言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后来,其他的研究者考虑通过往这个公式中加入主观因素来克服原有体系的缺陷,进而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R=I×A×1C,其中Ccritical)是指听传参与人的批判能力,批判能力强的话,谣言传播起来就会遇到一定的阻碍。这样看来,谣言的重要度是客观存在的,但模糊度和参与人的批判能力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变的。那是否就意味着,只要及时公布事实真相就能抑制谣言的存在呢?很显然,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书中,桑斯坦也给出了很明确的解答。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肆意横行的谣言呢?前面我们提到过,桑斯坦认为想要防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只有深入了解谣言传播者的动机和谣言的传播机制,再辅以法律监管和文化规范等手段,才有可能在源头上削弱谣言的负面影响力。在前两部分中,作者已经清楚地分析了散布谣言者的心理机制和谣言的传播机制。第三部分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应对谣言的对策。第一,法律监管。通过法律途径,迫使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一些法律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而抑制谣言的传播。然而,过度的压制言论自由也会产生“寒蝉效应” (即社会整体失语),任何规范言论的行为必定会产生寒蝉效应。因为可能散播假象而对人们正常的信息传播行为施以过度规范或不必要的惩罚,其实也是在“寒蝉真相”。但是,如果没有寒蝉效应,人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传播谣言,在社会影响和偏颇吸收使得谣言得以传播并保存下来的时候,一个没有规范和法律所产生的寒蝉效应的社会将是不堪入目的。因此,桑斯坦认为适度的寒蝉效应是必要的,也是明智的。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寒蝉”缺席,而是将寒蝉效应维持在一个最佳程度。第二、文化和社会规范。作者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法律规则,这些规则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但在谣言传播的领域,文化和社会规范也许更重要。在人们已经了解了信息传播的机制之后,这一理解将有助于我们对谣言更加警惕,不轻易接受和相信谣言,并且可以逐渐形成一种文化。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可以促使人们更加理智的思考,提高判断信息真伪、价值的能力。这种文化或许可以帮我们规避谣言带来的伤害。
作者桑斯坦用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去验证他在书中提出的观点,用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在轻松的状态下,清晰地了解了谣言复杂的传播机制。遗憾的是,桑斯坦并没有给出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在书的最后,桑斯坦想象出了两种不同的未来世界。一种是虚假谣言扩散与蔓延的未来世界,一种是对谣言保持距离和警惕的未来世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Tags: 本文暂无Tags!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5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
Center of Crisis Management Research. CC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