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7月26日,中国应急管理50人论坛·第八届青年论坛在兰州大学召开。在专家主旨报告阶段,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兼职研究人员、南京大学张海波教授带来了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安全生产转型”的精彩分享,他从“如何定义安全、谁来保障安全、怎样实现安全、是否足够安全”这四个维度,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和角色定位的转变。 张海波教授认为,在全球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潜在的威胁不断释放,导致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公众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与之相应,公众对安全的需求持续上升,保障公共安全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应急管理则成为世界各国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而进行的一般性制度安排。从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来看,世界各国应急管理的效能在客观上形成了对照。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良好效果,也在客观上使得应急管理成为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体现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 实践中的应急管理现象需要理论回应 张海波教授先从应急管理的学术、学问和学科三者的关系出发,提出应急管理学是面向风险社会的跨学科知识体系,是学问层次的发展,是连接学术与学科的桥梁。在对既有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展基于中国实践的知识生产,需要对相关的实践探索进行抽象,将那些可供推广的实践探索概化为相对恒定的理论知识,深入探索应急管理的内在规律,才能有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中,事故灾难多存在人为责任,因此其研究的重点在于风险预防。如何切实推动事故灾难的风险预防,将灾难控制于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这是当前理论研究亟待回应的重大实践问题。 张海波教授以基于日常生活事件的田野观察为例,介绍了以“陌生人眼光”凝练研究问题的过程,并以此解释以“社会学想象力”发掘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力量的理论方法论及其在中国情境的具体运用。 安全生产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两条线路与四个维度 张海波教授分析了安全生产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即两种安全观的存在与冲突,并在在安全管理和非传统安全两条线路下,从如何定义安全、谁来保障安全、怎样实现安全和是否足够安全这四个维度对两种安全观进行了梳理和对比。 安全生产转型:以结构变化为中心 张海波教授指出,中国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对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理论表达仍需要“大结构的想象力”;中国的安全生产转型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下,将安全生产的理解从管理问题转向非传统安全问题: 1. 如何定义安全:凸显安全生产的政治属性 2. 谁来保障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的政府职责 3. 怎样实现安全:增加安全生产政策注意力 4. 是否足够安全:提高安全生产公众感知度 上述四个维度的转变,共同推动了安全生产的结构转型,即面向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公众不断上升的公共安全需求,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兜底”转变为“牵引”。 安全生产转型的“江苏样本”案例检验 张海波教授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爆炸事故为例,进行安全生产转型的案例检验:如何定义安全?江苏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作用,凸显安全生产的政治属性。谁来保障安全?在整改过程中,江苏探索出一套清单化的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的政府责任。 怎样实现安全?在整改期间,安全生产成为江苏各级党政领导的头等大事,增加了安全生产政策注意力。 是否足够安全?在专项整治中,江苏确立了四项标准:一是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二是降低较大级别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三是消除一批风险隐患;四是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基于“江苏样本”的实践探索证明:这一结构转型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安全生产风险,从而为这一结构转型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实践提供了示范。 最后,张海波教授提出,应急管理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带来政府职责边界的扩展,促使全球风险社会治理走向价值引领,以及从结构上深入认识应急管理的本质。同时,张海波教授倡议青年学者和研究者们,面向中国的应急管理实践开展理论创新,努力阐明中国实践可能的知识贡献。 教授简介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