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吕孝礼:应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发现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19-08-24 11:21:5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要评论()

 

 

编者按  23日,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副教授在中国经济信息社举办的“未来城市安全风险应对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围绕未来城市安全发展的相关问题发表观点,他表示:当前我国城市安全防控机制建设更为重视技术装备为代表的硬件建设,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发现的吸纳和应用严重不足,应更加关注社会科学的研究发现,利用行为科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图为“未来城市安全风险应对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

 

吕孝礼副教授在研讨会上表示,很多风险因素其实就在眼前,但政府的发现、传导、反应机制存在缺陷,导致风险防控存在漏洞。他举例说:“2016年前后我在某市110指挥中心田野调研,问接线员觉得城市中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几位接线员均指出现在网络借贷投诉特别多。尽管国内大部分110指挥中心日报、周报、月报的工作机制十分健全,但遗憾的是这一风险因素信息并没有及时从一线工作人员传递给决策管理者,这里面反映出的机制问题值得反思。”

 

▲图为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副教授发言

 

吕孝礼副教授指出,对于新兴行业、新兴业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风险,现在也缺乏相应的研究和防控机制。企业和资本本身具有逐利性,这在规模扩张阶段表现更为明显,更易于对伴生的风险视而不见,监管者在支持新业态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充分认识其中的规律,对恶性事件出现的风险有研判,监督新兴业态的企业建立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守住防风险底线。

 

吕孝礼副教授称,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对政府风险发现、传导和反应机制的完善,还是新兴行业风险的研判,以行为科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研究发现,都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在实务工作中有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社会科学在整个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控、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据悉,本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天津市公共安全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公安局、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汉大学、中电数通等部门单位的领导和业内专家,与会专家对未来城市安全形势以及风险危机预警、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城市安全”大脑、实现智能化、精准化风险防范和处置相关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案例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对未来城市安全发展的顶层设计、发展理念和技术与治理模式提出建议。

 

 

 

 

Tags: 本文暂无Tags!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5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
Center of Crisis Management Research. CCMR